已知條件 |
題目參數 |
輸送帶工作拉力 F/KN |
5.0 |
輸送帶工作速度v/(m/s) |
1.43 |
滾筒直徑D/mm |
350 |
按斜齒圓柱齒輪設計減速器
已知條件:
(1)工作情況:兩班制,連續單向運轉,載荷比較平穩,允許輸送帶工作速度誤差為±0.5%
(2)使用年限:5年
(3)動力源:380/220V交流電
二、主要內容:
P65頁 7.1.2
三、設計工作量:
1、減速器裝配圖1張(2號圖紙)
2、零件工作圖2張 (3號圖紙)
3、設計說明書1份 (10-15頁要求附說明簡圖)
四、進度安排
基礎設計計算——2天
裝配圖底圖——3天
裝配圖——1.5天
零件圖——1.5天
說明書(打?。?天
目 錄
一、電動機的選擇…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
二、傳動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
三、帶傳動的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
四、齒輪的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0
1.齒輪材料及精度的選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0
2.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0
3.確定主要參數及計算主要尺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
4.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
5.齒輪主要參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
五、軸的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4
1.高速(齒輪)軸的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4
2.低速軸的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
3.軸上其它零件的設計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6
4.鍵的選擇校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7
5.鍵的4度校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8
6.輸出軸的強度校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9
六、軸承的校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0
七、心得體會……………4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1
一、電動機的選擇
1、選擇電動機類型
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條件,選用一般用途的Y(IP44)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,它為臥式封閉結構。
2、選擇電動機的容量
卷筒軸的輸出功率PW :
PW =F·V/1000=4000×1.43/1000=5.72kW
電動機輸出功率為Pd
Pd=Pw/ηpd
傳動裝裝置總效率
式中:V帶效率1=0.96,滾動軸承效率(二對)
2=0.99,閉式齒輪傳動效率(單級,斜齒輪)
3=0.97, 彈性聯軸器效率
4=0.99,滾筒效率
5=0.96,則:
故 Pd= PW/h=5.72/0.86=6.651kw
因載荷平穩,電動機額定功率略大于
即可,由《機械設計基礎實訓指導》附錄查的Y系列電動機數據,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7.5kw。
3、確定電動機轉速
卷筒軸工作轉速:由v=1.43m/s,v帶傳動的傳動比i=2~4。而且單級閉式齒輪傳動比常用范圍為ia‘=3~6,則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比選擇范圍為:
ia=ia‘·i帶=3×2~4×6 =6~24
卷筒的轉速
nw=601000V/πD=(60×1000×1.43)/(π×350)=78.031r/min
故電動機的轉速可選范圍為
nd= nw ·ia =78.031×(6~24)= 486.186~1872.744r/min
按照以上設計數據,可供選擇的電動機如下表1—1所示
表1-1:
方案 |
電動機型號 |
額定功率Kw |
同步轉速/滿載轉速
|
1 |
Y132M2—4 |
7.5 |
/1440 |
2 |
Y160M—6 |
7.5 |
/970 |
3 |
Y160L—8 |
7.5 |
/720 |
則可選用Y160M—6電動機,滿載轉速為970,額定功率為7.5KW。
二.傳動設計
1.傳動比的分配
(1)總傳動比
ia=970/78.031=12.431
(2)分配減速器各級傳動比
ia=ia‘·i帶=6~24
為使單級齒輪傳動比不至于太大,取帶傳動的傳動0i帶=3
減速器的傳動比為ia’=12.431/3=4.144 ,本次設計的減速器為單級齒輪減速器,故有:
ia’=4.144 i帶=3
2.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
0軸(電動機軸)
P0=Pd=7.5 kw
n0= nd=970 r/min
T0=9550·P0/n0=9550*7.5/970=73.840 N·m
1軸(帶傳動-高速軸1)
6.651/7.5=0.8868 接近80%所以代7.5 kw進行計算
P1= P0·h2h4·=7.5*0.99*0.99=7.351kw 【h2為軸承的效率,】
n1=n0/i帶=970/3=323.333r/min 【h4為帶傳動的效率】
T1=9550·P1/n1=9550*7.351/323.33=217.122 N·m
2軸(齒輪傳動-低速軸2)
P2= P1·h2h3=7.351*0.97*0.99=7.059 kw 【h3為齒輪傳動的效率】
nW =n2=n1/ia=323.333/4.144=78.024 r/min
T2=9550·P2/n2=9550·7.059/ 78.024=864.010 N·m
【若為一級減速器則計算到這里即可,】
根據以上數據,我們可以把它列成一個表格,更能清楚的了解數據:
表 2
軸名
|
功率P/kw |
轉距T/N.m |
轉速n/(r/min) |
傳動比 |
電機軸(0軸) |
5.5 |
73.840 |
970 |
|
1軸 |
7.351 |
217.122 |
323.333 |
3 |
2軸 |
7.059 |
864.010 |
78.024 |
4.144 |
三.帶傳動的設計
已知電機額定功率P=7.5kw,轉速n0=970r/min,各軸的轉速如表3:
轉動軸 |
輸入軸 (0軸) |
1軸 |
輸出軸 (2軸) |
滾筒軸 |
||
轉速n |
970 |
323.333 |
78.024 |
|
||
傳動比 |
3 |
4.144 |
1 |
|||
由電動機驅動,工作壽命年限為5年,兩班制工作,轉向不變單向運行,有輕微的振動。
(1)確定計算機功率Pc
由表9-12查的KA=1.2,由式(6-11)得
Pc=KAP=1.2*7.5=9KW
(2)選取普通V帶型號
根據Pc=7.5KW、n0=970r/min,由圖9-10選用B型普通V帶
(3)根據表6-2選取dd1=125.
大帶輪基準直徑dd2=n1/n2*dd1=970/323.333*125=375.0039mm
按表9-4選取標準值dd2=375mm,則實際傳動比i、從動輪實際轉速分別為i=dd2/dd1=375/125=3.00 , n1=n0/i=970/3.00=323.333r/min
從動輪的轉速誤差為:(323.333-323.33)/323.33*100%=0.0003%
誤差率在±5%內,為允許值。
(4)驗算帶速
v=πdd1n1/60*1000=3.14*125*970/(60*1000)=6.35m/s
帶速在5~25m/s范圍內。
(5)確定帶的基準長度Ld和實際中心0a
初定中心距:0.7(dd1+dd2)≤a0≤2(dd1+dd2)
350≤a0≤1000
取a0=650mm.
由0(6-14)得: L0=2a0+π/2(dd1+dd2)+(dd2-dd1)2/4a0
=2133.47mm
由表9-2選取基準長度Ld=2240mm
由式(6-15)得實際中心距為a≈a0+(Ld-L0)/2=703.13mm
取a=700mm
考慮安裝、調整和補償張緊力的需要,中心距應有一定的調節范圍。中心距a的變動范圍為:
amin=a-(2bd-0.009Ld)=700-(2×14-0.009×2240=692.16mm
amax=a+0.02*Ld=700+0.02*2240=744.8mm
(6)校驗小帶輪包角α1
由式(6-16)得 α1=1800-(dd2-dd1)/a*57.3=1590
α1>120,合適。
(7)確定V帶惺齴
由式(6-17)得 z=Pc/(P0+△P0)KαKL
根據dd1=125mm、n0=970r/min,查表9-7,用線性插值法得P0=2.67KW,由表9-9△P0=0.3KW。
由表9-2查得帶長度修正系數KL=1,由9-11查得包角系數
Kα=0.95,因而得普通V帶的根數為
z=Pc/(P0+△P0)KαKL=7.5/(2.67+0.3)*1*0.95=2.40
圓整得z=3.
(8)求單根V帶的初拉力F0及帶輪軸上的壓力FQ
由表9√-1查得B型普通V帶的每米長質量q=0.19Kg/m,根惺劍6-18)得單根帶的初拉力為
F0=500Pc/zv*(2.5/Kα-1)+qv2=500*7.5/(3*6.35)*(2.5/0.95-1)+0.19×6.352=328.84N
由式(6-19)可得作用在帶輪軸上的壓力為
FQ=2ZF0sinα/2=2*3*328.84*sin1590/2= 1940.00N
四.齒輪的設計
1.選擇齒輪材料、熱處理、齒面硬度、精度等級及齒數
選用7級精度
因傳遞功率較大,選用硬齒面齒輪傳動。
參考表5-6
小齒輪:40Cr(表面淬火),硬度為48~55HRC
大齒輪:40Cr(表面淬火),硬度為48~55HRC
為增加傳動平穩性,選,取125
因選用閉式硬齒面傳動,故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,然后校核其齒面接觸疲勞強度。
2.按齒根彎曲疲勞度設計
按式(5-52),設計公式為
1)試選載荷系數
2)初選螺旋角β=12
3)小齒輪傳遞轉矩
4)由表5-14,選齒寬系數
5)端面重合度
6)軸面重合度
7) 重合度系數
8) 螺旋角系數 由圖5-41,
9) 當量齒數
10)齒行系數
由表5-13
11)應力修正系數
由表5-13
12)彎曲疲勞強度極限
由圖5-25查得
13)接觸應力循環次數
由式(5-28)
14)彎曲疲勞強度壽命系數
由圖5-27查得,
15)彎曲疲勞強度安全系數
16)計算許用彎曲應力
由式(5-29)
17m計算與
18)計算模數
19)計算圓周速度
20)確定載荷系數
由表5-10查取使用系數
根據,由圖5-28,動載系數
根據,
由圖5-29,齒間載荷分配系數
由表5-11,齒向載荷分配系數
故載荷系數
21)修正法面模數
圓整為標準值,取
3.確定齒輪傳動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
1)中心距
圓整為a=160mm
2)確定螺旋角
3)分度圓直徑
4)計算齒寬
4.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
按式(5-49),校核公式為
1)彈性系數
由表5-12,查取彈性系數
2)節點區域系數
由圖5-40,節點區域系數
3)重合度系數
4)螺旋上凳
5)接觸疲勞強度極限
由圖5-24查得
6)接觸疲勞強度壽命系數
由圖5-26查取接觸疲勞強度壽命系數
7)接觸疲勞強度安全系數
取失效概率為1%,接1疲勞強度安全系數
8)計算許用接觸應力
由式(5-29)
9)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
齒輪主要參數
斜齒輪參數 |
|||
法向模數 |
m,n=2mm |
齒數 |
z1=30mm z2=125mm |
螺旋角 |
b=14.360 |
中心距 |
a=160mm |
分度圓直徑 |
d1=61.22mm d2=255.10mm |
齒輪寬度 |
b2=50mm b1=56mm |
5.選擇潤滑方式
閉式齒輪傳動,,齒輪的圓周速度v≤12m/s,常將大齒輪的輪齒浸入油池中進行浸油潤滑,推薦使用中負荷工業齒輪油,潤滑油運動粘度